萤火虫在1亿年前学会了对抗掠食者
2021-01-28 09:36 来源: 互联网
在仲夏的野外,萤火虫的闪光就像一盏神秘的灯。通常,只有年轻的萤火虫和雌性萤火虫发出光,这是求爱的信号。很少有雄性萤火虫也用闪光来保护自己。
最近,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学研究所与捷克共和国帕拉茨基大学、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中山大学合作,发现了缅甸琥珀萤火虫家族的"古老祖先"。这一新群体的发现,对研究大家族黄鹰科生物发光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。研究结果于1月20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"B系列"上发表。
在陆生动物中,能发出生物发光的物种最为常见(萤火虫及其近亲)。普通刺五加科大多数发光种属于萤火虫科,包括萤火虫科、荧光科、雌性科和华光科。
除最基本的科外,萤火虫科、鲁米诺科和雌性的身体较为柔软,有些族群的雌性也有幼年性的现象,这使得这一组的物种很难作为化石保存。除白垩纪缅甸琥珀和一些新生代地层的化石记录外,其他群体中没有任何化石被正式报道。
研究人员在中白垩世(约一亿年前)的缅甸琥珀发现了一只保存完好的雄性阿扎尔粉笔荧光雄性。白垩萤火虫的触角有12节,与现有的光致发光科相似。然而,白垩萤火虫的前胸和腹板更发达,鞘翼完全覆盖腹部,腹部有6个节段,与光致发光科和相关的雌性荧光科不同。根据其形态特征,研究人员推测,白垩萤火虫可能属于鲁米诺科+雌性进化分支的基茎群。
我们发现的化石是相对原始的,可以理解为祖传的萤火虫类型。"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晨阳告诉记者。
白垩萤火虫的第一至第三节显示了网上一个浅色的明亮区域,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个发光的器官。在白垩纪,蚂蚁、青蛙、早期鸟类等迅速繁衍,它们是白垩萤火虫的潜在掠食者。研究人员推测,白垩萤火虫的发光器官可能与抵御这些捕食者有关。
责任编辑:无量渡口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IT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- 促进小商店经济复苏,迅速送中小型微型数码织锦袋"
- 70,000多辆新能源汽车运往农村,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增长
- 无缘冠军!内马尔含泪轻抚奖杯
- 缓解社交恐惧 ,汽车电影院帮你放轻松疫情焦虑
-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:请大家踊跃检测
- 冯远征:承载电影人梦想的文艺电影
- 走进一个带有“温度”的哈尔滨!
- 邵兵《走在回家的路上》体现着爱与责任
- 《新神榜:哪吒重生》海报推出,李云祥炫酷登场
- 彩妆大佬colourpop又双叒叕来抢钱,立白也出彩妆了
- 提高新材料性能有很多方法和特点。新燃料的开发旨在极地地区的实际应用
- 地球上的第一生命形式可能是由rna-dna的混合物产生的
- 如何释放虚拟偶像的价值
- 智能小家电让生活更方便
- 互联网连接从“人”发展向“物”
- 印度最高法院宣布暂停执行新的农业法
- 中小型企业发展指数继续上升
- 第二种变异病毒已在德国超过一百九十五万人中被确诊
- 外交部驳斥彭博散布谎言的事实。
- 在英国,超过220万人接种了第一剂新冠肺炎疫苗
- 中国第一条稀土纳米热切割材料生产线的研制
- 金融业对外开放跑出“加速度” 中国市场更有魅力
- 中国&泰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展期
- 完全不懂交易?3步骤在JT环球开始逆袭
- 创星比特:一键挖矿,轻松获得好收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