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去污、抗皱……从广交会上的新功能面料看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

2025-05-04 13:00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我国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,在本届广交会第三期上,家用纺织品板块展览面积达6.57万平方米,展位3100多个,参展企业有1600多家。在广交会上,参展企业带来了哪些新的产品?

记者 吴媚苗:我现在在一个服装纺织展馆,我发现了很多用新型功能面料制成的服饰,展示出我国纺织企业在材料创新方面的强大能力。这件童装上面的小太阳印花,是采用“光变纱线”制作的,用紫外线灯光照射后,这个印花就由白色变成紫色了。当儿童在户外活动时,可以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做好防晒。

这类能够根据环境光变化呈现不同视觉效果的面料,正是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智能纺织方向持续发力的成果。第二种,易去污面料。往上面倒咖啡时,可以看到普通面料上的咖啡渍很难擦去。而这款面料,轻轻一擦就干净了。它的表面经过特殊处理,具备了自清洁功能。第三种,抗皱面料。折叠后发现,普通棉涤面料的衬衫折痕很重,而采用了抗皱新技术的棉涤衬衫,基本看不到什么折痕。

还有一款冬天实用性很强的面料“涤棉导电丝”,它有防静电的功能。这些只是冰山一角,参展商表示,这里几乎聚集了市面上能找到的各种功能面料。以浙江天工为例,该企业近年来在光响应、自清洁、生物基改性等方向持续创新,推出了包括三防、防紫外线、热调节等多种功能型面料。由张佳红牵头研发的相关产品,已进入Walmart、Ashley Furniture、IKEA等国际品牌的供应体系,在多类家具和家居产品中实现规模应用,展现出国产面料在全球市场的适配性和竞争力。

除了材料本身的创新,数字化技术也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。例如,借助面料测试仪、扫描仪以及数字化平台的组合,只要轻轻一扫,就能将上万款面料信息录入系统,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快速对接。在这一领域,一些企业已构建起覆盖研发、管理和检测的完整智能平台,为传统纺织制造注入了数字动能。其中,3D柔性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服装上身的真实样态。压力和应力可视化分析,能直观呈现服装上身的合体度和压迫感,根据不同人群的体态来进行设计调整。

随着这些新技术的落地,过去需要30天的服装打样周期,现在缩短到了4~5天,大大提升了效率,也节约了开发和时间成本。

从记者在广交会的采访观察来看,每届广交会仅间隔半年左右,参展企业却总能带来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、新工艺,这些细节也足见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力。

当前,国际贸易环境存在着一些变化和挑战。一些参展商表示,他们正在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,尤其是来自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新兴市场需求持续增长。而在欧美等成熟市场上,对功能性、科技感、绿色环保和高端舒适面料的需求也在快速上升。国产高性能面料,正在以创新为驱动,走进更多国际品牌的产品线之中。记者 吴媚苗编辑:樊瑞科


责任编辑:小雯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IT新闻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生活帮原创